·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华南理工大学刘善仕教授做客我院第233期喻园管理论坛分享本土化员工关系管理
更多
发布日期:2016-12-05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周 政/文、摄)11月28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副院长刘善仕教授做客我院第233期喻园管理论坛,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员工关系管理的本土逻辑”的演讲。论坛于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116教室举行,我院工商管理系龙立荣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工商管理系刘智强教授、贺伟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现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刘善仕首先用一句《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开始本次演讲。“关系”一词,贯穿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从王侯将相、分封天下,到现今知名企业的成败兴衰,关系管理的重要地位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更是影响深远。

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中,对于员工关系管理的处理方式有两种: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刘善仕从不同个角度对此予以解释。首先从组织与员工关系视角,企业目前在考虑绩效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诸如“雇佣关系”、“心理契约”、“高承诺工作系统“等,尝试与员工构建和谐的相处模式。随后,刘善仕从伦理视角进一步论述员工关系管理的逻辑基础:从行为层面看,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动机,“利己”是绩效,“利他”是伦理;而从行为产生的结果来看,也有“利己”、“利他”两种,两两组合之后有四个维度。其中,动机利他而结果利己是一种“家文化”的企业,追求员工至上;动机利己而结果利他则是高绩效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实现双赢;纯粹的利己容易引发员工关系危机;而纯粹的利他则是慈善事业,企业经营目标难以达成。

对此,刘善仕总结道,在中国企业里仍旧以“阳儒阴法”(表现形式为仁治,最终目的在于追求效率)为主流模式,在这种儒法相济的思想下,建立起的是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常是“情”大于“理”,而“理”又大于“法”。最后刘善仕还补充道,在中国“情感”是一种财富,企业对员工激励时也常常采取的是“明义暗利”的方式,注重感情纽带,看重员工“忠”和“才”的素质。

华南理工大学刘善仕教授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针对企业“人治与法治的均衡”、“员工因公不感恩,因私就感恩”等问题,现场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有同学提出在中国情形下员工关怀应该要做得比西方更完善更细致,得到刘善仕认可,刘智强则补充道,个人关怀还是谨慎为好,因为会对其他员工公平感会产生影响。

在热烈的讨论中,本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