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推广与应用——戴鑫副教授做客学生领袖成长训练营第四讲
更多
发布日期:2016-06-08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记者曾敬玄/文 宋学泽/摄)6月3日下午,我院学生领袖成长训练营第四讲在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126教室顺利举行。我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戴鑫给我们带来了题为“新媒体在学生工作中的推广与应用”的讲座,他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与寓教于乐的互动为同学们展示了校园的新媒体时代。我院党委副书记周智皎以及学工组的各位辅导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工商管理系戴鑫副教授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分为新媒体时代的校园生态、新媒体上的用户行为特征以及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活动策划、组织、推广和品牌传承三个部分。讲座伊始,戴鑫向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微助教”公众号的应用,展示了新媒体在校园中的新力量,在热烈的互动中开始了今天学生工作中新媒体应用的讨论。

  关于新媒体时代的校园生态,戴鑫提出了“四无”与“六化”两个观点。其中“四无”是指校园无围墙、课堂无时间、社团无边界、管理无权威,而“六化”则是精力分散化、偶像多元化、社交自恋化、思维批判化、创业理想化。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校园,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挑战。

  新媒体上用户的行为特征总是相似的,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而年轻的校园群体也成为了互联网信息、社交、娱乐、消费的主力军。对此戴鑫老师建立了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模式来分析用户们的行为特征,其核心分别是引起注意(Attention)、引起兴趣(Interest)、探寻信息(Search)、参与行动(Action)、分享信息(Share)、群聚(Cluster)、承诺(Commitment)。戴鑫以学生工作中举办文体活动中的新媒体用户反应过程为例,印证了该模型的描述,同时说明了校园新媒体应用中应当关注用户们的参与兴趣并保证他们参与新媒体互动的热情。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校园活动策划戴鑫提出了活动策划的原则——TEID即Teaching(教育、知识分享)、Entertainment(娱乐)、Interaction(互动)、Desire(欲望、激情、情绪)四点。学生工作中新媒体应用应当基于以上四点把握好活动策划的核心方针,针对活动需求对症下药。除了优秀的活动策划还需要做好组织工作,于是有了4CS模型,在新媒体时代做好Crow-idea创意众筹、Crow-time时间众筹、Crow-funding资金众筹、Crow-resourse资源众筹四项工作,群策群力通过新媒体的优势收集创意、集中时间、赢取资金、交换资源从而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对此戴鑫还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参与学生工作的众多有趣例子,展现学生工作中如何做到不同寻常的创意。而关于校园活动的品牌传承,戴鑫强调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可持续的组织、可持续的口碑、可持续的联结,通过打造优秀的校园活动品牌树立传承的纽带。

  在问答环节中,戴鑫就“如何将新媒体上的互动转化为线下的互动”这个问题与学员们共同探讨,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他以“校园无手机日”这个创意展开,向学员们展示如何将新媒体与线下活动联结起来。说明了线上线下的活动不一定是孤立的,而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组织筹划充分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

  最后,全员进行合影留念,至此本次成长领袖训练营圆满落幕。

合影留念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