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张昭/文、摄)6月13日上午,在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126教室,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杨志林教授做客我院第195期喻园管理论坛,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ncepts, Theories and Methods”的讲座,介绍了社会网络的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本次论坛由我院工商管理系高勇强教授主持。工商管理系田志龙教授、周二华教授、贺远琼教授、阎俊副教授、戴鑫副教授、张鹏程副教授等参加了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杨志林主要介绍了社会网络的理论和概念,分享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对于运用方法也做了简单介绍。
首先,杨志林列出肥胖的“传染性”和中国“幸福感指数”等实例说明社会网络在当今的现实意义。他表示,典型的中国式完善型的网络和德国的局部网络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社会网络有着能弥补公司弱点和市场不完整性的作用。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志林
社会网络的关系会包括个人与组织两个方面。个人关系体现在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如亲人、朋友、上下级等,组织网络包括领导层网络和员工网络。社会网络的运用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对此,杨志林展示了几幅普通人、恐怖分子和公司的关系网图,并对其中的各种联系途径做了讲解。
关于社会网络的概念,杨志林列出了Mark的弱联系优势、Coleman的网络紧密度、Burt的结构洞三种经典理论,并对后两种理论进行了对比。Mark的理论认为人们更可能从弱联系的人中找到收益,如工作信息等;而Coleman的理论分为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其重点在于网络的紧密程度越高,网络的价值将会越高,但Burt则认为更重要的是结构的相似性,并提出了“结构洞”概念。在对比中,杨志林认为,两个理论没有对错,只是运用条件不同,应该针对自己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去选择相应的理论。
讲座现场
最后杨志林简单介绍了社会网络的运用。结合两种理论,他分别列举出了各自的运用情景,比如,在集体主义的文化里,结构洞与员工的职业成功有着负向关系。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就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本次课堂内容向杨志林进行请教,在共同交流探讨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至此,本次喻园管理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