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我院保研学子冯道衡毕业献礼“捐髓”救人
更多
发布日期:2016-05-04 点击数:

  (通讯员:吴娜)近日,从中华骨髓库传来消息,第5568位造血干细胞捐血者的白血病救助病人在植入造血干细胞后生化指标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

  “能成为中华骨髓库第5568位造血干细胞捐血者,是我人生之大幸!”在别人眼里,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危险的事,而对于我院大四保研的党员冯道衡来说,这平凡而又平常。在茫茫人海中有幸能与需要救助的患者获得数万分之一型号配对的机会,他自然又坚定地认为义不容辞。

我院保研学子冯道衡

  长在广西偏远地区的贫寒之家,冯道衡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儿子自小承载着更多的责任感。在67岁老父与人为善的言传身教下,家中孩子们多保有着乐于助人的淳朴禀性,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在冯道衡心中酝酿已久。

  时间追溯到2013年6月的某个下午,中华骨髓库来我校韵苑5栋进行路演宣传,与大部分同学望而却步相比,冯道衡积极上前了解,并填表采样,就这样他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几个月后,在东九自习的他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他激动之余爽快表明了自己愿意捐献的意向。2016年寒假期间,中华骨髓库打来电话需要冯道衡前往红十字会抽血进行高分辨检测。一段时间后,高分辨检测通过的佳讯如约而至。冯道衡于3月3日前往武汉第二中心医院进行体检,一周后体检显示合格。之后每每骑车往返寝室与学院之间,冯道衡都格外谨慎,害怕发生意外扰乱了捐献计划,他深感肩负两条生命的责任之重。

  正当他做好全部身心准备等待为有缘患者捐献时,父亲的一个电话却让他心情受挫。原来,他心中最开心的事在家里人眼里却是傻事,并遭到了一致反对。家里人怀疑献血有害身体,更别提捐献造血干细胞。年迈的父母近两年身体也日益欠安,四处求医服药,他们不愿家中的顶梁柱再去冒险。

  难道就此放弃?当然不行!如果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条生命,怎么能退缩呢?生命是如此的可贵!“做人不能太自私,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损害,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而不去做这样的善行,总指望别人去做,那怎么会还有人捐献,那白血病人怎么办?如果我毁捐,那与我配型成功的白血病人只能等死,这样的话我会内疚一辈子!我不能言而无信,更不会见死不救!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冯道衡态度坚定,他的坚持与善良终于打动了家中。

  4月9日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看着生命的种子随着输液管缓缓地流出,冯道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捐献结束后,冯道衡了解到目前中国三大“捐髓”主体是大学生、医务人员和军人。他开始慢慢反思家人及周边同学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存在的误解,这让他起初想低调捐献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如果连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捐献造血干细胞都了解甚少,中国的捐献医疗事业发展将举步维艰。于是,他决心自己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让周边人重新认识“捐髓”,号召他们加入中华骨髓库的行列,为白血病人带去生命的曙光!他采取了与之前“低调捐献”相反的举动,把媒体报道转发至朋友圈,向更多的同学科普起“捐髓”。

  在收到校团委副书记刘仁钊及我院党委副书记周智皎亲切慰问时,冯道衡自感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做好事、践行党员使命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义务。提及别人说他太老实,做好事不求回报容易吃亏时,他却说“吃亏是福”!

校团委副书记刘仁钊、我院党委副书记周智皎亲切慰问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