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钟紫葳/文、摄)1月7日下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刘敏博士做客我院2016年第1期喻园管理论坛,与我院师生分享了她的课题“股票类型、研发投资比例与盈余公告后的回报率漂移现象”的研究成果。我院会计系主任刘启亮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刘敏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解释。盈余公告后的回报率漂移现象是指公司发布盈余公告后的一段时间里,其股票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朝着与该公司超额盈余的方向继续漂移的现象。该现象的发现对有效性市场假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在半强势有效市场的假设下,证券价格已经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开的有关公司营运前景的信息,包括成交价、成交量、公司管理状况、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等,在该假设下,当公司发布盈余公告时,股价应迅速做出充分反应。刘敏博士详细介绍了盈余公告后回报率漂移的学术解释,主要包括有效市场解释和非有效市场解释,并说明了回报率漂移程度的影响因素。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刘敏博士
刘敏介绍说,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盈余公告后的回报率漂移现象多存在于什么样的公司,着重关注股票类型和研发投资比例两种公司特征变量。她认为,不同的股票类型具备不同的回报率特征,从而可能有不同的回报率漂移特征。而公司的市场价值实质上是对其净资产价值的反映,研发投资是一种典型的对未来盈利的投资,可能影响市场基于档期盈利对未来盈利的预测过程。高研发投资被认为存在高风险,风险会提高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市场反应的延迟。
在研究中,刘敏用变量“标准化非预期盈余”表示超额盈余,用变量“累计日超额回报率”来表示盈余公告后的回报率,并在回归模型中加入公司市值、账面市面比、机构持股份额、股票价格、交易量、套利风险和盈亏波动率等与回报率漂移程度相关的控制变量。她从COMPUSTAT数据库获取公司盈余公告数据,从CRSP数据库获取日回报率数据。通过筛选,得到1984年至2014年30年间的308830个公司-季度观测值样本。为检验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刘敏在分析中除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计算非预期盈余,还引入了以分析师预测值作为预期盈余的计算方法。
研究结果显示,市值较小且利润价格较高的公司易产生较大的回报率漂移,研发投资比例越高的公司产生的回报率漂移越小。刘敏还指出,同时考虑股票类型及研发比例时,两个变量对回报率漂移的影响程度虽稍有降低,但仍然保持单独考虑时同向且显著的影响,这说明股票类型和研发投资比例各自包含了独立的影响漂移程度的信息。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