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厦门大学杨道广博士讲解“并购法与公司资源调整”
更多
发布日期:2016-03-18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记者 赵现廷/文 郑宇/摄)3月15日下午,厦门大学杨道广博士做客我院第172期喻园管理论坛,在我院121教室带来了题为“国际并购法案对公司资源调整的影响”的讲座。在报告过程中,杨道广不时地就研究的细节与现场师生展开讨论。本次论坛由我院会计系刘启亮教授主持。

  杨道广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和成本粘性的概念。本研究主要回答了并购法案的实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企业销售成本、一般成本和管理成本的非对称行为和成本粘性。销售、管理费用和日常开支与企业行为的增减变动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它们同属于成本粘性。随着收入的增加这些成本的增加速度高于与之对应的减少速度。又有学者证实并扩展了成本粘性理论,其中包括销售成本费用。这种粘性一直被归属于管理者对待资源供应合同的管理行为,在出现收入下降时,管理者决定继续使用这种资源而不愿承担重新谈判签约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厦门大学杨道广博士

  随后,杨道广回顾了以往研究,从非对称性、代理冲突、其它视角等三方面着重介绍了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非对称性方面主要包括基本面因素和预期角度,基本面因素主要有资本密集度和员工密集度、员工保护、成本结构、企业战略以及企业的特殊活动,预期角度主要有上期销售收入、信心、需求不确定性、政治不确定性和公司产能。代理冲突主要包括CEO任期和薪酬结构、反并购法、内部控制等。其它视角主要包括国家文化和营运达标。杨道广指出,目前仅有少数研究探讨了代理冲突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但研究结果却各不相同。

  关于并购法案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该研究的思路是这样的:成本粘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企业绩效与成交量负相关;并购法案调节了企业绩效与成交量的关系;成交量会对公司管理者施加压力,进而影响成本粘性。

  讲座现场

  该研究选取1982年至2010年的48个国家的企业为样本,并从数据库中提取了企业层面的财务数据,得出了研究思路中各个变量之间的方程模型。随后,杨道广详细而专业地介绍了横截面分析、敏感性测试等数据分析的结果。

  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就研究中的样本选择、变量处理、数据分析中难以解释的结果,研究之外的其它因素,如可能存在的管理者短视等问题与杨道广进行了探讨。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