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 赵现廷/文 张雨晴/摄)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商业与行政学院信息管理系高级讲师、博士吴长泰做客我院第75期喻园管理论坛,在管理大楼121教室分享了题为“Social Presence as a Persuasive Principle for Elevating Moral Identity”的讲座,并与现场师生一同交流了他们的研究话题。本次讲座由工商管理系主任常亚平教授主持。工商管理系戴鑫副教授参加论坛。
吴长泰首先介绍了说服技术、亲社会广告、道德认同、社会临场理论等概念。说服技术主要是指说服他人改变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技术,它应用于卫生保健、社会组织等领域;说服技术的功能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工具、媒介和社会角色;说服的原则有简化、修改或个性化、建议、调节等。亲社会广告主要是指运用信息宣传去鼓励人们采取不但有利于自己,而且有利于他人、社区、社会的行为方式。道德认同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内在化过程,它是指个体对道德的认可程度;二是表征化过程,它是指个体向外界传递其道德观念的程度。社会临场理论认为,不同的沟通媒介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临场感,而且“富”媒介比“瘦”媒介更擅长处理复杂任务,而且个体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感受到不同的社会临场感。同时,他还指出了现有研究的空白,如作为说服原则的社会临场感对道德认同的提升作用、个体的道德认同对临场感丰富性的作用等。
讲座现场
随后,吴长泰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一是“富”社会临场媒介是否比“瘦”社会临场媒介更有利于提升道德认同;二是使用“富”社会临场媒介会提升更高或更低的道德认同;三是个体的道德认同是否会提升社会临场感,进而影响道德认同的提升。
在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部分,该研究选取了中国某所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前,通过问卷测量个体道德认同的内在化和表征化程度,随后,研究者把被试者分为四组,并向他们的手机发送图片、长文字、短文字和随机短文字进行测试,实验周期为7天,而且每天都发送手机信息。实验后,再次调查被试者的道德认同和社会临场感。该研究通过描述分析、MANOVA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检验了相关变量的关系。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吴长泰博士
研究结果显示,图片和长文字比短文字更有助于提升表征化,“富”媒介比“瘦”媒介更有助于提升表征化,并且初始表征化影响了个体的社会临场感,进而提升了道德认同的表征化。吴长泰还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自我调查准确性、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局限。
随后,吴长泰与在座的每位学生简短地交流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及其与社会临场理论的联系与启示,比如组织行为学中的同辈指导、营销学当中的参考者影响等。现场同学用英文与吴长泰进行了讨论。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