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交流与收获:国际青年学者来我院参加2015年东湖论坛
更多
发布日期:2015-12-30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实习记者阮晓畅/文、摄)12月27日下午,2015年东湖论坛分论坛在我院121教室顺利举行。日本九州大学博士许超、美国爱荷华大学特比商学院博士袁震宇以及我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副教授丁秀好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课题。本次学术交流会由我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主任买忆媛教授主持。

  许超首先介绍了“网络能力如何促进企业内部知识转移,从而促进企业创新”的课题。他从2000年以后网络领域风生水起这一背景讲起,引出网络能力,进而提出其课题的研究目的:一是解读什么是网络能力,二是探究网络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

  网络能力包括网络合作能力(Network collaboration capability)与网络吸收能力(Network absorptive capability)。网络合作能力是企业特有的能力,包括个人、团体、组织内部在不同层面关系上的相互影响。网络吸收能力是指企业的吸收、识别能力。当前对网络吸收能力有“师生之间单方向的,交互的,亦或是知识群的交流”等不同观点。他表示自己更倾向于网络内部的互动这一解释,因为这一解释强调了对知识的识别、理解、吸收、应用,也突出了个人动机、能力的作用,这让他很受启发。许超还从网络分支、社会黏稠度的调节作用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网络吸收能力。他准备在一个IT公司做定性与定量的数据收集,以便进行两方面的分析。他还就个人与企业的交互影响关系、知识转移的测量以及变量选择等问题作了回答,并与在场老师、学者进行了交流。

  日本九州大学博士许超

  袁震宇从行为学对死亡的影响和职业健康心理学切入,提出“死亡焦虑”这一主题。死亡焦虑是一种独特的、稳定的人格特质,并且与通常所言的焦虑相区别。他提出死亡焦虑会导致受者直接倦怠(即职业枯竭)、降低敬业感、被困扰时很难全身心投入以及较高的缺勤率这四个假设,因为死亡焦虑很高时人们会受消极线索的影响,进而产生倦怠,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他以护士和消防员为样本进行多时间点的研究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支持了前三个假设,部分支持了第四个假设。

  由于调查对象、城市、量化标准以及时间点的设置不同,他不认为目前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推广性,但是将死亡焦虑引入职业健康心理学之中仍然是必要的。他认为,由于死亡焦虑很难改变,因而入职前的培训、教育以及对在职人员的职业辅导和死亡教育等变得尤为重要。随后,袁震宇就职业环境差异、个人性格对企业管理决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阐述。

  美国爱荷华大学特比商学院博士袁震宇

  随后,丁秀好就激励机制和知识转移这一主题对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转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了知识转移过程中阻碍因素是什么,进而引出激励机制的假设和理论。

  他分别从正向(企业对员工)和反向(员工对企业)的角度阐释了知识转移。在阐述正向因素时,他从经济激励和关系激励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不管运用系统化还是个性化方式,公司领导都可以量化员工的知识分享,积极的经济激励总是会对员工的知识分享意愿产生正面的影响;运用关系激励,更能让员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为这不仅仅只是物质与知识的交换,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其作用也就更强、更显著。从反向看,知识转移是个体进入团体的更好方式,它能带来互惠感、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员工知识转移的意愿;而难以融入团队的员工则会有孤独感。最终,员工的态度会影响企业的绩效。

  我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副教授丁秀好

  最后,买忆媛总结道,此次学术交流的启发意义很大,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为今后做研究提供了多重视角的可能性。

  至此,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圆满结束。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