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联系我们 FAQ 本科 | 硕士 | 博士 | MBA | EMBA | MPAcc | EDP
English Version
美国爱荷华大学李宁教授做客我院第79期喻园管理论坛
更多
发布日期:2015-12-30 点击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宣传中心 冯琳洁/文、摄)12月27日上午,我院第79期喻园管理论坛在管理大楼116教室成功举行,美国爱荷华大学组织与管理系助理教授李宁作了主题为“Recognizing the ‘Me’ Can Benefit the ‘We’: Examining the Positive Spillover of Individual Formal Recognition in Team Contexts ”的演讲。我院工商管理系田志龙教授、张鹏程副教授,财政金融管理系郑长军副教授,工商管理系贺伟老师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系主任买忆媛教授主持。

  美国爱荷华大学组织与管理系助理教授李宁

  本次讲座围绕“通过来研究团队背景下个体化识别的正向溢出”问题展开。李宁以“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可以做到吃蜈蚣这种个人独处时不可能会做的事情”的现实问题引入,他发现个人在集体中的表现是不同寻常的,个体也可以对集体产生很大影响,但单独个体对集体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个人在集体中会有复杂的互动,如相互建议、按流程传递工作、建立友谊等,最终形成了社交网络。因此,企业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网络关系。

  李宁将目光放到了当今社会上最常见的一种利用个体对集体的影响的手段:提供给部分个体“初级的非金融的象征性的形式识别来表示欣赏”,也就是通常说的评选“劳模”。这种干预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结果有很多种,可能性最大的是对两者都有益。在这基础背景下,实验主要探究了不同工作流程密度下和不同人际关系亲密度下干预对集体成员的工作效率的影响。李宁展示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柱形图,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接收感受性强的个体、工作流程密度较大的集体,在经历了干预后的工作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而如果不经历干预,人际关系亲疏并不会产生很大的改变。这为企业在管理工作人员、实施奖惩政策、合理分配人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工商管理系田志龙教授提问

  随后,李宁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并对自己研究的变量分析方面展开了深层次的讨论。其中,李宁特别分享了他做研究的初衷和想法:在做一个课题,特别是实验性课题时,首先考虑是否具有价值,是否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未知领域,由此就可以顺着方向探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最后,博士研究生代表上台分享了主题为“创业者伦理水平对创业团队潜在新成员加入意愿的影响”的研究,在场老师对该研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案。

  至此,本次喻园管理论坛圆满结束。


信息资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