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成效,微观经济学课程组研讨会于3月20日上午9点30分在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121室召开,会议由副院长张克中主持,陈平路、陈卫华、罗光等老师参加。为了更好的聆听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代表也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会议开始,罗光老师展示了管理经济学授课时的教学思路,以“价格歧视”的相关内容为例来展示课堂效果。罗老师由日常生活例子引入,将经济学理论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出问题,之后再回归理论,解决问题,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的积极性与热情,但在本科生大班授课的前提下,这一教学方式的缺点便是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不易调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教学标准化与个性化的讨论,一致同意教学内容标准化、形式多样化的标准。在知识点全覆盖的问题上,决定以管理经济学为试点,进行选择题题库建设,以便统一教学内容、量化学生平时成绩。
接着,陈卫华老师重点提出了教学中的实验问题,经济学的实验环节需要分工合作,但由于课时限制,复杂实验的可实施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讨论组讨论的结果是实验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既可提高学生积极性又可将知识融会贯通,但如何实施实验需做进一步的研究,课程组有必要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将“新媒体如何与课程建设相结合”这一教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一个高效的方法将新媒体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张克中老师主要交流了他小班授课的流程,主要是“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导课堂、乐在其中,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展示—评论—练习”的授课流程,以及案例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表达能力。但这一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即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如何在这一方面做的更好还需要各位老师共同的努力。
本次研讨会对教学中存在的大班授课、学生层次、教学标准化与个性化等问题做了梳理与讨论,认为题库建设是重点,试点成功后可在其他十门基础课程上进行推广;授课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班次、不同层次进行有侧重点的教授,突出重点,教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