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李琦莹)近日,我院本科教学建设再传喜讯,由我院马士华教
授牵头、物流和信管两个系共建的“物流管理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
我校自1980年招收物资管理工程类物流专业本科生、1987年招收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始,
历经30年发展日趋成熟,也逐步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物流管理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拥有2门国
家级精品课程、依托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物流管理
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发展目标明确、合作精神良好、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团队。
该教学团队现有成员16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入选者、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以及从海外著名高校引进的归国学者。
紧紧围绕物流管理开展科学研究,依托学校强大的工科尤其是计算机学科、机械学科、自动
控制学科背景,确立了“管工交叉复合型”教学模式, 这是“物流管理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一大
特色。同时,此次教学团队也把物流系与信管系整合起来,这是该教学团队的另一特色。“通过
两个系的整合,有利于把物流和信管两个系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更好地促进教学及科研发展。”
马士华表示。近年来,该团队承担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10
多项,国家863课题4项,制定国家物流标准4项,横向研究课题30多项,总课题经费超过800万元;
科研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奖5项;出版高水平专著和教材20多本;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
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15篇,EI收录国际会议论文近100篇,
国内重要期刊论文200多篇。
该团队不仅重视教学,也十分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交融。马士华认为,“团队的重点是放在
教学上面,但科研也是教学的基础和促进教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团队一方面将科研成果
通过课程教学及时传授给学生,包括陈荣秋教授、张金隆教授、马士华教授、蔡淑琴教授等在内,
历年来都坚持给本科生上课,陈荣秋教授承担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科(专业)发展前沿”的教
学;张金隆教授承担本科“数据库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的教学;马士华教授承担本科“供应
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其他老师也承担了许多本科生的课程。另一方面,鼓励本科
学生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高水平论文撰写,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成立至今,该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主持湖北省教改项目
“《生产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方法研究”,“学分制的管理类本科平台课程体系的构建及相
关课程建设的研究”,“信息管理专业边界再设计研究”等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到2009年为止,
团队共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建成《生产运作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
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各1个,省级社科基地1个。
团队中的教师在教学改革领域内的成果也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例如,我校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是全国
MBA《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的依托单位,负责组织每年举行的“全国MBA《生产运
作管理》课程研讨会”。陈荣秋、马士华、崔南方等教授都在这一研讨会上做过专题发言,介绍
自己的教学经验,受到与会者的高度称赞。
团队中的教师应邀到其他重点大学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例如,马士华教授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
物流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授如何上好《生产与运作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张金隆教授应
邀到华南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此外,马士华还多次受清华大
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多所一流大学邀请,讲授《供应链管理》课程,受到这些学
校的高度评价。
对于此次教学团队获奖,马士华表示,一方面为物流专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对其
是极为有利的;把物流和信管两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整合起来,对学生而言,教学水平的提高使他们
能更好更快的成长;对教师而言,则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同时也有
利于专业之间的取长补短。
马士华认为此次获奖是对教学团队“多学科专业融合”的一个肯定。同时他也表示,下一步将
会更加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进一步增强物流与信管两个系的跨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