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郭俊 摄影 方兴)10月31日,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成立三十周年院庆之际,第三期“商舟讲坛”邀请了柴再希、马咏华、丁宏祥、陈书智、杨华君、唐德华等回校参加院庆活动的杰出校友,与广大师生分享了他们精彩的职业历程和创业心得。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副院长崔南方参加了此次讲坛。 马咏华:“重返校园,母校依旧美丽” “母校仍像离开时那么美丽”,这是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88级本科生、现任上海市国资委秘书长马咏华的开场白。毕业17年了,回校参加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三十华诞庆典活动,马咏华自感十分荣幸也很欣慰。他开玩笑道:“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规模从小到大,越办越好,重回管院,不禁心中满含沧桑之感啊。” 92年华工毕业后到江南造船厂工作,两年之后考上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硕士研究生,随后分配到上海市委工作,08年又从上海市委调到上海市国资委工作至今,马咏华的人生历程并不复杂,但他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成熟稳健。 马咏华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学,在工作中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他认为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身处大规模的无边界工作平台上,工作能力强会为个人赢得很多机会,这时更需要个人具备善于把握各种机遇的特质。他还告诫大家,在职场中除了做事以外,做人也很重要,应时刻保持理性的“名校心态”,不要自认出身名校就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而应该谦虚谨慎、厚积薄发。 丁宏祥:“这是充满机遇,可以创造故事的时代” 现任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校友总会企业家协会会长的丁宏祥是众校友中的风云人物,他16岁就考取了华中理工大学经管系,现为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本次论坛上,丁宏祥也分享了他的人生和工作感悟。 丁宏祥说,一个好的组织是发现、培养和成就人才的组织,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就是优秀组织,培养了他和许多其他的杰出校友。他强调,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执行力、沟通力和领导力的培养。他还引用江泽民对周恩来的评价:“远大理想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的结合,对上负责同对下负责的结合,高度的原则性同高度的灵活性的结合”来勉励大家。 在谈及当前学生普遍感到的成功机会难觅、就业压力重重等问题时,丁宏祥认为“不同的时代有着各异的成功途径,要善于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他告诫在座同学要勇于接受挑战,积极面对人才的洗礼,懂得先付出,为他人创造价值,方可为自己谋求成功筹码。 柴再希:“真诚、果敢、坚韧、创新” 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82级学生、广州元红物流公司总经理柴再希是一位睿智干练的企业家,他的演讲简练而又充实。他说自己的人生有三种身份:农民、校园诗人和企业家。 初中毕业后,柴再希做了三年的农民,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没有消磨他的人生理想,而是铸造了他坚韧的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以后的人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华工读书时,他没有循规蹈矩地上课学习,而是依照自己的兴趣旁听其它学校的课程,还参与创办了“夏雨诗社”,校园生活丰富而又浪漫。毕业后,柴再希毅然放弃留校名额,积极投身商界,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名弄潮儿。如今,他已是一名出色的民营企业家。 柴再希用个人经历勉励在座有意创业的同学,做人首先要真诚,不管是对待亲人、朋友、同事还有对手都应如此。其次,作为商人还应果敢、坚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应对不竭挑战,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 他还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不管是学习、研究、做企业都应具备创新能力,创新是成功之源。 陈书智:“成功的人士都是一样的” 在诸多校友中,深圳市普路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智算得上是个异类,在他简短的自我介绍中,大家都数不清他到底在哪些单位工作过。丰富的工作经历让人惊叹,而他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成功更令人敬佩。 1988年,研究生毕业的陈书智只身南下,经历了打工、创业成功、事业受挫、打工、重新创业成功这样起伏跌宕的过程。对于创业他最有发言权,在交流中他提醒同学们,处在创业初期时一定不要太注重短期利益,要关注长期发展,持之以恒,才是成功创业的首要基础。而总结那次失败经历时,他提到了三个不了解,即“不了解市场,不了解客户,不了解资源配备”。他为此语重心长地说, “成功的人士都是一样的,而失败的人士确各有各的样,一时受挫不要紧,关键要学会总结经验,积累教训。” 互动交流环节,在场同学积极踊跃地进行提问,有学生提到如何制定人生规划、企业用人制度等问题,年轻的创业者、深圳市金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君,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珠三角校友会秘书长唐德华等诸位校友以他们的丰厚的人生积淀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而实在的探讨,在场听众收益匪浅。记者随机采访的部分学生代表纷纷表示,杰出校友们的精彩演讲令他们深受启发,在今后必将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成长之路同样精彩。 据悉,由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主办、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商舟讲坛”,旨在更好地促进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以校友的成功经历为案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创业和就业意识,形成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