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吕华璐 摄影 胡斌)11月1日是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成立三十周年
盛大庆典的日子,各方嘉宾和校友齐聚管院,共襄盛举。当日下午两点,在即将举行“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院庆
校友论坛”的105教室,早已是座无虚席,大家对即将到来的两位知名校友??光大银行副行长李子
卿,和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汪潮涌翘首以待。
李子卿:对社会负责,莫为创新而创新
作为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第一届毕业的MBA学员,李子卿对管院近三十年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由
衷的高兴。他说,“今天来到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看到如此壮观的面貌我感到很兴奋,也非常荣幸被邀请参加
此次校友论坛,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我所讲的也不过是一家之言,不对之处希望大家指出。”
一番亲切谦和的开场白,使嘉宾与观众的距离拉近不少。
随后,李子卿围绕“金融危机与银行理财”这一主题展开,分别从危机暴露的问题和对中国银行的启
示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谈到,“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暴露出华尔街投资银行的贪婪和不自律
的创新,金融管理部门的疏漏,以及美国过度消费的现状。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高,
宽度和深度还不够,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起美国等发达国家也相对较小。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银行业
对创新产品要严格自律,要对股东和客户负责。”
在开发创新产品问题上,他指出,银行产品创新要有规范的内部监管和审查机制,产品结构清晰
明朗,不能单纯为创新而创新。同时,他也结合光大银行开发理财产品的经验和一贯坚持的作风说
到,理财产品的实质是衍生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当尽量遵循结构简单、透明的原则,不能只为追求
高风险收益。
最后,李子卿再次强调,“我们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动性,就一定要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要
在危机中发掘创新点,同时又不能只为创新而创新,要本着对客户,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这是我多
年工作经历的切身体会。”
汪潮涌:越过金融危机,展望经济前景
作为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1984年毕业的第一届本科生,曾在华尔街多家著名金融机构担任要职的经历,让汪
潮涌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感受,自然比常人更深刻,也更专业。他为校友论坛带来的演讲主题正是“金
融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他首先给出了一张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框架图,阐述了由美国房市泡沫破灭引发的一系列
问题,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大家对金融危机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随后,他将讲述重点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他认为,这一时期,世界金融市场将继续长期发展。
对此他谈到,从长期来看,这种继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全球金融类资产总量将继续增加,全球金融
跨境投资活动日趋频繁;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增长迅速并日益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国际储备货币
日益多元化等。
展望中国资本市场在后金融时代的发展,汪潮涌信心十足,“未来的资本市场会更加公正、公平、
公开,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也会日趋完善,外国企业也可以选择在中国资本市场发行上市。创业板
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于时下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汪潮涌表示,大家不要过分担
忧、紧张,要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在危机中寻找机会。
一问一答间 指点经济现状
论坛第二部分是提问环节。主持人就当下的部分时事热门话题分别对两位校友提问,两位嘉宾也
都作出了正面回答。主持人首先问到,“李行长,金融危机对光大银行的影响大吗?” 李子卿以详实
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表示光大银行受金融危机的直接损失并不大。汪潮涌也表示对于创投和PE的中
国项目,由于更关注微观发展,影响也不显著。
在谈到对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展望时,汪潮涌说到,“对产业投资来说,其实危机和机会并存。一方
面产品以低价进入,对我们自然是机遇,但同时退出通道收窄,有一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金融
危机不是问题。”
对于中国的创投风投发展处于什么阶段的疑问,汪潮涌说到,从现状来看,国际创投公司发展的
来源已将近枯竭,而国内资源丰富,这为中国创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中国目前良好的经济
发展态势让国内创投风投前景可观。国内创业板的挂牌交易也为创投风投提供了退出渠道。
随后,主持人又问到“汪先生刚才也提到了创业板,您觉得创业板的高估值和开通当日的平均100%
以上的涨幅正常吗?”汪潮涌微笑着说到,“这要一分为二地看,一些知名网站上市后的市值也不断增
长,只要企业有控制高速增长的能力,爆炸的模式,上市初期市盈率较高也不用紧张。关键在于企
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利用好股票市场。”
当被问到中国企业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应注意什么时,李子卿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充分了解产
品,同时也要保持好正确的心态,市场是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要一味贪求获益。
近日网上关于金融高管“限薪令”的颁布议论纷纷,对此,李子卿认为,中国当前的收入不均问题主
要是行业差距太大,其实,相比风投和PE而言,商业银行金融高管的收入并不算高。会场顿时笑声
一片,身为PE出身的汪潮涌笑言,“我在国内为国开行做顾问的时候薪水只有一块钱,其实,工作的
价值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要重视对社会的贡献,以平和理性的心态看待职业价值。”李子卿也随即
表示赞同。
最后,在对中部崛起的态度问题上,两位嘉宾达成了共识,他们一致认为,企业自身潜力很重
要,同时好的机遇,政府和舆论的支持也不容忽视。要有开放的眼界和态度,更多时候,软环境比
硬环境更重要。他们相信借助中部崛起的契机和创业板等平台的推出,在座的各位同学也一定能成
为振兴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
会场随即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还有很多同学提出了涉及各方面话题的一些问题,汪潮涌和李子卿
也都一一作了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