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新闻信息中心记者 田博文)“大家跟着我喊出口号吧!我们的阵容是:荟萃精英;我们
的气势是:泰山压顶;我们的策略是:步步为营;我们的态度是:精益求精!”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07级博士刘
玉青带来的管院研究生会第二期干训一开场就让215教室的气氛沸腾起来。
在这些激励斗志的口号中,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研究生会的学生干部一起走进了学习与人沟通技巧的“忽悠学”
课堂。
说起“忽悠学”,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三个字,听起来就比较虚,而且这门学问又是书本上学不到
的,那么它的理论精髓是什么呢?
“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理论基石才能奠定它的生存空间,忽悠学也是如此。”刘玉青将“忽悠学”的精
髓归结为如下三点:第一、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第二、好的表达方式
应该让与自己接触的人感到快乐;第三、我们要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
保龄球效应:“殊途”不“同归”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即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
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
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
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7只。结
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打得一次不如一次。
“保龄球效应,很好地说明了忽悠学的精髓之一,即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于事物发展会产生不同效
果,而有些时候,这些效果是你无法预料的。”刘玉青说。
旁敲侧击:用智慧化解尴尬
对于这一理论假设的解释,刘玉青给现场的同学出了这样的一道题:某高层领导在参观某博物馆
时,向博物馆馆员小王要了一块明代的城砖作为纪念,按国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博物馆收藏品变
为私有。
“大家想想,博物馆馆长需要如何写信给这位领导,将城砖取回呢?”现场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众
说纷纭。
“写这封信,这里要注意三点,一是保住领导的面子,二是必须把砖拿回来,三是不能让领导认为
现在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刘玉青给出了一个忽悠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在信中我们可以把领
导拿城砖的行为说成是领导在考验我们,看我们的工作是否严谨;同时可以附上一块仿造的明代城
砖,这样也顾及到了领导的情绪。”
设身处地: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刘玉清讲到了古今中外的其他相关实例。例如周星驰巧言令色将离自己喉咙只有0.01公分的剑化
为传奇的爱情,林肯褒贬结合将专横跋扈的将军变为忠心卫国的统帅,荣禄在慈禧对八国宣战的错
误决策中明哲保身……
“这些实例中都含有忽悠学的精髓。我们都知道,清朝著名太监李莲英的故事。李莲英是慈禧太后
身边的红人,就是因为忽悠学的第三条理论学得好。”刘玉清说,“李莲英时时刻刻谨记着,将慈禧太
后的快乐当作自己的最大快乐。特别是在慈禧太后面对窘境时,李莲英能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坏事
进行巧妙的过渡,让慈禧太后不失威严和风度,讨得其欢心。”
“这就是忽悠学所要达到的境界。”